今年以来,砀山县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持续优化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输出更多服务项目,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一是精心制定“问诊清单”。为精准服务企业,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入企前精心研究,认真梳理过往环保数据,了解企业发展困境及环保诉求,精心制定“问诊清单”。这份清单不仅涵盖环保手续履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达标等常规项目,还结合行业特点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走向,增添了个性化内容。在此基础上,规划好检查人员、路线与时间,确保既能有效监督,又能为企业提供实用的改进建议,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
二是精准开展“全面体检”。严格按照计划与清单开展工作,深入企业生产各环节进行“全面体检”。检查人员凭借专业技术与负责态度,对每一台生产设备进行仔细查看,从车间生产到环保方案进行全面检查。他们留意设备运行时是否存在异常噪音、震动,检查原材料存储区域的环保条件,认真观察污染物产生环节,并测算污染物产生量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同时,还从专业角度出发,评估各类污染物的处理工艺是否先进、合理,是否能有效应对企业当前及未来可能的产能变化。
三是强化推进“跟踪问效”。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迅速整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详细告知企业,并为企业开出量身定制的“药方”,明确整改要求及具体建议。同时,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安排专人定期回访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政策支持,确保企业积极响应整改要求,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愈发稳定高效,也有力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