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华北某炼化厂利用制冷型红外光谱成像仪精准定位,成功预警一起关键装置区气体泄漏事件。
这款立大功的摄像仪,由合肥航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航谱时代)自主研制。近年来,该公司聚焦高端光谱成像摄像仪产业赛道,为我国石化领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荣誉。
量产“首台套”
走进位于合肥包河经开区的合肥航谱时代展厅,其主打产品——制冷型红外光谱成像仪引人注目。“该产品采用高性能深度制冷技术,通过降低部件工作温度,实现高精度和高清晰度的红外光谱成像,可对危化气体泄漏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公司品宣部负责人杨鹏向记者介绍,该产品突破了西方国家在高端制冷型红外领域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在线式制冷型红外危化气体探测领域的空白,获得了“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称号。
展厅附近的洁净车间里,员工正一丝不苟地组装设备。该产品已实现量产,成功应用于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等千万吨级炼化项目、中石化石油商业储备公司海南分公司等大型储库,以及多个油气田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发现近1000处危化气体泄漏隐患,避免了多起事故发生。
构建技术“护城河”
从产品研发到量产上市,公司的系列成果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公司现拥有员工8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近60%,科研力量雄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建危化气体泄漏监测联合实验室,并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基地。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公司攻克了制冷机长寿命、红外光谱成像、气体泄漏智能化识别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系列产品具备实时在线式监测、高精度探测、快速响应、大范围可视化预警等优势。其中,核心产品还荣获安徽省新产品、安徽工业精品等荣誉,先后被列入《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计划》《安徽省安全应急产品信息库(2024版)》等重要文件。
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各类知识产权60余项,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达82.47%。
持续科技攻关
据了解,我国目前运营的石化场所及设施包括200余家炼油厂、约800个气田,以及众多的油田、大型LNG接收站和化工园区。亟需更先进的检测监测技术与装备,以实时发现气体泄漏安全隐患,精准预防工业危险气体泄漏事故发生。
国家政策层面,《“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均提出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消除危险源或降低危险源等级等要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合肥航谱时代聚焦新赛道,持续科技攻关,已发展成为涵盖制冷系统、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制冷型红外专业厂商。
“未来,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耕制冷型红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公司总经理韦军表示。(记者 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