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2025-10-17 09:16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人: 字号:

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吸纳就业百强”榜单发布——

  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10月16日,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营收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吸纳就业百强”等数据向社会公布。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榜上有名。

  在民营企业营收百强中,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56家。其中,68家企业营收实现增长,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成为支撑安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主力赛道。

  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在民营企业百强分析报告中,一个数字的变化引发关注。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入围门槛增至61.70亿元,较上年增加0.09亿元,增长0.15%。这一细微增长背后,是民营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体现。而营收百强2024年度营收总额达17160.30亿元,较上年增长2.64%,更直观反映出头部民营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

  部分龙头企业利润增长显著,推动企业经营质量稳中向优。营收百强2024年净利润为375.40亿元,其中90家企业实现盈利,54家企业净利润较上年增长。从盈利规模来看,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有36家,超过10亿元的14家,超过20亿元的4家。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民营企业的规模能级不断提升。全省规上工业营收从2020年的3.8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5.49万亿元,不仅总量实现大幅增长,在全国的位次也从第12位跃升至第6位,占全国比重由3.6%提升至4%,同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从全国第7位提升至第6位,这些数据充分彰显出安徽民营企业在推动工业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安徽省民营企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也在不断彰显,尤其是在规上工业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十四五”以来,全省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20年的5.3%提升至2024年的11.6%,增速大幅加快,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更是从2020年的52.7%提高至2024年的72.8%,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力量。

  今年前8个月,民营服务业发展加快,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民间投资增长近2.9倍,住宿餐饮、科研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50%和40%。截至8月底,全省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数同比增长20.1%,比2024年全年提高4.1个百分点,在去年民营服务业企业加快增长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产业体系加速向“新”

  安徽的产业体系有多“新”?从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前五名单中便可清晰感知。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均聚焦智能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源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安徽新兴产业的“领头羊”。

  数据更直观印证了安徽产业的“新”实力。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球近10%的显示面板,全国约8%的工业机器人、10%的汽车、11%的新能源汽车、15%的家电、20%的光伏组件、30%的光伏逆变器、50%的光伏玻璃产自安徽。

  新兴产业更是成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支撑。汽车制造业较上年增长437.12亿元,增幅达26.7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315.41亿元,增幅15.46%;新材料产业增长235.49亿元,增幅20.86%。在营收百强企业中,55家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28家战新业务营收占比超50%,24家超80%,26家战新业务净利润占比超50%,战新产业已成为企业盈利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安徽产业创新投入持续加码,营收百强企业参与建设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产业“新”发展筑牢技术根基。在转型层面,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75家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环节,57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产业生产方式与价值链体系重塑,进一步巩固了安徽产业体系的“新”优势。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过去的6年时间里,安徽省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了1倍。相比2019年,我省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户、达112.8万户,到今年9月底,我省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233.07万户。跃升的数字背后,除了经济大环境的带动,也离不开我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今年4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并于5月20日起实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峰表示,将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出台安徽省实施办法,启动编制民营经济“十五五”发展规划,围绕优服务、优环境、稳预期,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我省多部门形成政策“合力”,努力打造“公平环境”,激发创业活力。

  “我们将深入开展‘综合查一次’执法,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进一步统一和优化政务服务事项。遴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刘文峰说。

  截至8月底,全省工商联系统累计开展1239场次企业走访活动,推动解决485个发展难题,带动2140户企业获得290.54亿元融资支持。“通过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表示。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让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罗文杉表示,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重点破除地方保护、区域封锁和行业垄断等市场壁垒,确保民营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亮眼数据印证民营经济发展成效。“十四五”以来,安徽省新增营收超百亿元企业25户、超千亿元企业2户,这些企业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民营企业生态正在形成。(记者 刘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