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书记李锦斌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采访。
李锦斌在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领航标的现实意义,犹如浩荡东风把民营经济带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和对标总书记提出的六项政策举措,新推出了“安徽版”的政策包,用大力度、实举措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11月26号上午,安徽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合肥召开,发布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支持创新发展、降低企业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多个方面,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和对标总书记提出的六项政策举措,深感最为重要的一条宗旨就是: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因此,我们拿出了“安徽版”的“政策包”,共8个方面30条政策措施,都是实实在在富有含金量的“干货”。比如,我们启动民营经济发展“十百千”行动,即新增10亿元专项资金,设立100亿元纾困基金和200亿元发展基金,到2020年新增民营企业银行贷款2000亿元,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翻越这样、那样的“冰山”、“高山”、“火山”。
李锦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全国上下引发强烈反响,安徽的干部群众和民营企业家更是有着深切地感受。特别是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论断,非常暖心、贴心、知心。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下了一场“及时雨”,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对党委、政府来说,无疑是奏响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最强音,发出了一道“动员令”,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要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全力服务。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来说,无疑是指明了干部与企业家的相处之道,干部要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一视同仁来服务,民营企业家要把干部当“家里人”、平时多沟通,遇事好商量,做到“清”上加“亲”。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和祖国同步、与时代同行,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枝独秀”,到90年代的“遍地开花”,再到新世纪的“春色满园”,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蝶变”。
创造了“56789”的喜人业绩,这“56789”就是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速度上螺旋式上升,起步早,领改革开放之先。二是规模上跨越式攀升,贡献大,立富民强省之基。“十二五”以来,安徽民营经济增加值从670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6万亿元,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力军、稳增长调结构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三是质量上内涵式提升,活力强,走创新驱动之路。实践表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营经济都是安徽发展不可撼动的重要方面军,民营企业都是安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主体,民营企业家都是安徽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力量。
李锦斌说,目前,安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已达到4000家以上,约占全省的95%,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300多个,占全省85%以上,全省还在137家民营企业中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安徽也将坚持创新第一动力,进一步支持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帮助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总书记日前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民营企业在更大范围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李锦斌表示,安徽要采取有温度、更有力度的实招硬招,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服务上要真情实意,不能虚情假意;在政策上要拿出真金白银,不开空头支票;在作风上要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同时坚决破除一切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形障碍,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民营企业放心放胆、放手放开发展。
坚持“放”得彻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普遍落实“非禁即入”原则,不得对民间投资设置附加条件;坚持“降”至底线,二年多时间安徽省连续出台50条降成本措施,已降低企业成本1790亿元,今年底还将再降低300亿元;坚持“帮”到实处,持续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做到了干部下到“最后一公里”,问题收上来、服务跟上去。
李锦斌表示,安徽将有计划地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到广大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大服务民营企业的力度,做到上门服务、靠前服务,对企业的服务做到“清”上加“亲”, 真正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同时,还将强化督促考核,将本次意见的落实情况,纳入省委、省政府督查范围,对落实不力、贻误发展的,严格问责追责,并将实施“三个纳入”,将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干部考核。
“三个纳入”,就是把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纳入省委年度综合考核,把民营经济发展进度纳入省政府绩效管理,把民营经济发展考核结果纳入干部选拔任用重要依据,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和一流环境。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营经济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离场”,而且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