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合作交流对接会在合肥举行。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受文,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出席并致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主持会议。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黄代放,徽商总会执行会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张荣华、夏华、潘保春,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启明,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范丛明参加会议;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介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合肥、亳州、宿州、马鞍山等市作招商及应用场景推介;匈牙利欧侨科技产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等海外园区作推介。
本次对接会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工商联和部分省市工商联领导、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负责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等制造业头部企业负责人、境内外商协会及省内知名民营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
01
领导致辞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受文,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致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主持会议。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受文
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西明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
致辞指出,近年来安徽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一如既往主动作为,加强沟通对接,提供完善的配套、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环境,让企业家在皖投资愉快、发展舒心。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安徽的产业布局,在产业链上找定位、在创新链上找伙伴,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安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安徽,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02
交流发言
对接会上,来自全国制造业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家们,结合自身实践分享对 “AI+制造”的深刻洞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大模型和智能体如同“超人”,拥有超级权限、无所不能,但却给数智化场景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齐向东指出,开展体系化防护是防漏洞的唯一出路。他表示,奇安信很早就认识到体系在安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了以内生安全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框架。他建议,安全体系的升级,可从固阵地、重运营、新管理、强实战四个方面着手。智能制造企业要抓紧把分散的安全力量汇聚起来,将所有安全设备、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实现“一次监测、全域预警、协同响应”。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黄代放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黄代放带来了AI赋能城市与企业安全的实践成果。他介绍,目前,泰豪集团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度合作,在“AI+城市生命线”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合肥市构建了覆盖全域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体系。通过在合肥累计部署10万余个智能传感器,成功预警风险隐患6000余次,为城市运行安全、企业生产稳定等筑牢了“安全屏障”。
徽商总会执行会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
徽商总会执行会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通过“AI+产业”升级,可全面赋能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管”全流程,不仅能让安全生产状态“可视化”,更能推动工业质检全流程提质增效。他表示,这一赋能效果已在实际场景中得到充分验证。此外,科大讯飞推出的智能体平台,支持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快速创建智能体,实现多个大模型与各类既有工具、信源的灵活组合运用,让每个普通人都能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提出“数智赋能、价值共生,让制造更有温度。”的理念,打破了制造业“重技术轻人文”的刻板印象。她主张从“传统制造”迈向“数智创造”,以AI辅助设计工具缩短职业装设计周期、精准预测流行趋势,同时通过个性化设计服务体系,依据消费者数据定制专属服饰,让制造既高效又贴合需求。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范丛明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范丛明表示,2023年以来,大模型的发展开启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大模型发布数量爆发式增长,加速向制造垂直领域渗透赋能。他表示,未来具身智能体、智能客服、虚拟仿真等技术将重塑制造范式,无人化将成智造新标配,全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在当下至关重要。
03
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安徽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梦忠
安徽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梦忠代表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介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王梦忠表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双招双引”成果丰硕;应用场景得天独厚,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政策体系精准发力,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不仅引进智象未来、中科星图等一批重大项目,更培育出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埃夫特等细分赛道领军企业;“科大硅谷”汇聚人才、资金、政策等核心资源,合肥“中国声谷”、芜湖“中国视谷”、蚌埠“中国传感谷”形成“三谷联动”格局,中国视界、芯视界等园区成为产业新名片,让“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成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的鲜明标签。
04
招商推介
在各市招商推介环节,合肥、亳州、宿州、马鞍山等4市领导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区位交通优势、最佳营商环境和双招双引政策等作了精彩推介。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泉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泉介绍,作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头羊”,合肥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目前,合肥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78家,半年营收达465亿元。为支撑产业发展,合肥构建了有力的产业政策和支持体系,从场景供给、技术攻关、生态构建、要素保障四大维度提供系统支持,还设立42支人工智能产业主题基金,总规模超300亿元。在发展平台与载体方面,合肥系统构建“1+5”特色产业集聚区,着力建强“科大硅谷”创新创业平台。此外,合肥还营造了优质的人才服务与创新环境,目前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从业者超4万人,高层次人才近2000人,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亳州市委书记、市长秦凤玉
亳州市委书记、市长秦凤玉表示,亳州通过“算力+场景”双轮驱动,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她介绍,一方面,亳州依托即将投用的智算产业生态港,打造2000P算力规模、辐射皖北与长三角的智算高地。另一方面,让AI深度融入产业与民生。在工业领域,古井集团打造的“智酿云链”平台实现了白酒酿造全维度管控,效率提升10倍;在民生领域,“AI养生驿站”融合中医体质辨识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言鼎智能辨体机器人、“大头吃喝不愁”小程序等产品,为群众提供个性化食疗建议与健康指导。此外,还有40个应用场景公开征集合作,与企业共探“AI+”更多可能。
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东
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东道出了宿州的优势是,不仅算力雄厚、大模型应用成效显著,更让AI走进工业制造、智慧农业、智慧教育等领域:传统行业企业引入机器人提质增效,砀山果园借AI 打造农业互联网模式,多套教育数字化系统让学习更智能。同时,通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让人工智能产业在“贴心服务”中稳步成长。
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葛斌
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葛斌介绍,马鞍山秉持“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理念,全力打造“一城、一区、一港”发展格局,为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搭建优质平台。他表示,作为“场景机会开放之城”,今年已释放89项场景机会与129项场景能力;依托全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集聚了小视科技等头部企业,2027年将实现超120亿元未来产业规模;“诗城创新港”计划到2030年集聚5000家科技型企业、构建千亿元基金体系,以完善的创新生态吸引全球伙伴。
匈牙利安徽商会执行会长、匈牙利欧侨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敬博作推介
泰中罗勇工业园副总裁邬丹梅作推介
05
项目签约
本次对接会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提供了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的平台。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额115.58亿元。
据悉,本次对接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工商联、省工信厅承办。( 张茜 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