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安徽省经济记者协会主办、铜陵日报社承办的2024年度安徽经济新闻奖(报刊系列)评选结果揭晓。省、市及中央驻皖43家媒体共182件作品参加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39件、二等奖51件、三等奖52件。
工商导报共有三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分别是《“万企兴万村”的无为实践》(作者:张茜 编辑:刘志凌)荣获一等奖,《坚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作者:袁维海 编辑:宋玉泰 刘志凌)荣获二等奖,《安徽首个省级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亮相》(作者:张茜 编辑:张宏)荣获三等奖。
2024年,安徽经济工作亮点纷呈,发展成绩令人鼓舞。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迸发新动能,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2024年,全省经济新闻宣传同样精彩纷呈,成果丰硕。广大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省经济建设与发展,着力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立足点、闪光点,采写了一篇篇优秀新闻作品。
本次获奖作品中,既有深入工厂车间一线记录实干瞬间的生动实录,也有走进城乡基层反映时代变迁的亲历见闻;既有对经济创新前沿阵地的敏锐洞察,也有对商业领域竞争实践的深入思考。生动而详实、深刻而有力,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了安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为安徽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劲的舆论动力。安徽经济新闻奖评选每年举办一次。既是经济新闻宣传的年度报告,也是安徽经济发展的成就回顾。
本次新闻奖评选得到了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霍山云鼎茶叶有限公司和洽洽食品的大力支持。
(来源:安徽省经济记者协会、工商导报 )
2024年度安徽经济新闻奖一等奖文章
“万企兴万村”的无为实践
高沟镇的电缆产业基地。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无为市经开区的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股科技新风扑面而来。在“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带动下,这家由原来单一的蓝莓种植企业蜕变为集种苗培育、种植、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产业业态全面拓展、产业融合极大提升,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无为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的真实写照。
2021年10月,无为市吹响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号角。
两年来,无为市引导民营企业以赋能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产业帮扶为落脚点,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村情实际,有效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群众致富、村集体增收、企业发展多方共赢。截至目前,无为市共有276家民营企业参与“兴村”项目433个,投资总额20.86亿元,公益捐赠800多万元。
在显著成效背后,无为市做出了哪些探索和实践?记者从“四个坚持”中找到了答案。
在坚持因地制宜中盘活乡村
安徽京淼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万企兴万村”,企业参与是前提。
无为市的“万企兴万村”工作始终立足镇村发展实际,立足产业基础,顺势而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有序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不搞硬性摊派和“拉郎配”。
据了解,无为市沿江乡镇如高沟、姚沟、泥汊等都有很好的工业基础,高沟镇更是全国闻名的“电缆之乡”。很多企业办在村里,企业家也是本村人,他们熟乡情、重亲情、有实力、乐奉献,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果造福乡邻。2023年,高沟镇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89 家,实现工业产值 127.5亿元,入库税收 5.38 亿元。
乡村振兴的标志首先是人口、人才的聚集,有产业的乡村不会出现空巢村、空巢户。高沟电缆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就业现状,企业带来就业岗位近万个,产业工人 90%以上来自高沟本地农民,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七至八万元。
在坚持做优项目中壮大企业
陵海农业种植基地。
“万企兴万村”,政府支持是关键。
为支持服务“万企帮万村”产业帮扶项目行稳致远,实现村企合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无为市出台了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系列政策,鼓励合作经营好的企业扩大规模,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
据了解,除每年设立 1500 万元资金专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外,无为市还通过广泛开展政银企对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要素流入乡村。2023 年,帮助龙头企业贷款超过 3000 万元,贷款贴息扶持资金达175 万元;整合的衔接资金、项目资金、专项债等各类涉农资金超过 6 亿元。通过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万企兴万村”产业帮扶项目不断升级,目前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02家。去年全市规上农业企业收入 100 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 290 亿元,带动1万多人就业。
伴随“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开展,安徽蓝田农业集团由水产养殖发展为一家以龟鳖种苗繁育为核心,集特色淡水鱼规范化养殖、龟鳖加工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2023年,公司通过研发龟鳖类预制菜、龟鳖小分子肽等大健康食品,将无为市龟鳖产业由传统的养殖业向精深加工、高端保健方面质变,极大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同时,“无为草龟”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提升了无为市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
在坚持农民主体中实现共赢
无为市工商联推进“万企兴万村”工作。
万企兴万村,共建共赢是核心。
为筑牢村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无为市“万企兴万村”领导小组引导民营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个人富裕与农民富裕有机结合,以多种方式与农民形成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富裕、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无为市共有七个基地,涉及五个镇五个村。依托全产业链闭环规避风险,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从2013年至今,公司累计支付土地租金3990.27万元,涉及农户6485户。公司各项扶贫专项投入及支付扶贫产业合作分红累计达 545.55万元。
芜湖陵海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稻虾混养,村集体帮助流转土地1万多亩。公司每年给予农户土地流转费用600元/亩,由于运营效益好,企业另外按每亩 200 元以管理费名义支付给村集体,有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安徽京淼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5亿元,流转土地15000余亩,建设田园综合体,实施高效特色种养殖。2023年,公司带动农户就业300 余人,人均收入3万元;带动经济合作社114个、农户1000余户致富增收。
如今,在无为,产业落地之处,村容村貌也得以改善,文化得以传承,乡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民营企业和乡村发展真正实现了互融互促、互利共赢。
在坚持培树典型中示范引领
“万企兴万村”,培树典型是抓手。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台账系统中,无为市有 2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实验项目、3个项目被认定为芜湖市实验项目、49个项目被认定为无为市实验项目。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京淼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企业称号。2023 年,紫约公司在全国工商联中部10省“万企兴万村”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为向全社会展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事迹,激发民营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的荣誉感和自豪感,2022年,无为市工商联参与编撰《逐梦无为》一书,对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家进行宣传,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典范的浓厚氛围。2023年,无为市工商联牵头开展“我们的村庄”系列宣传活动,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方式,充分展示了“万企兴万村”行动所取得的成果。
政府搭台、村企唱戏,通过坚持因地制宜、做优项目、农民主体、培树典型,无为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实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精准对接、资源互补、村民致富、村企共赢,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 来源:工商导报 作者: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