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罗旺斯的芬芳基因根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长沟镇汴河村的土地时,一颗颗饱满丰盈的西红柿在钢架大棚下星罗棋布。曾几何时,零散种植、销售困局的藩篱禁锢着这里的土地与农人。如今,汴河村以果香为引、治理为纲,让甜蜜的果实成为村民致富的引擎,更织就了社会和谐的大网,谱写了一曲产业兴旺与乡村善治共生共荣的协奏曲。
组织引领强根基产业引擎富钱袋
面对农民单打独斗、技术薄弱、销路无门的痛点,汴河村党总支果断擎起“蔬香党建联盟”的旗帜,有力整合起党总支部、农民合作社及众多农户的力量。破局时刻,党员勇当先锋,躬身试验“大棚控温+有机肥培育”种植新法。掌握密钥后,他们化身“红色农技员”叩响百家门,倾囊相授;主动出击,“产销平台”高效对接大型商超与电商巨头,斩获长期订单,一举消除“增产易、增收难”的隐忧。
党建引领下的引擎强劲轰鸣,汴河村的番茄沃土已吸引周边3个行政村超千户农民加入,亩产效益净增8000余元——每一颗沉甸甸的果实,都是党旗引领产业强村的清晰见证。
兴业治村增动能群众担当话事人
产业的繁荣激发了治理的内生动力。汴河村乘势引导种植户组建“西红柿产业协会”,自主规范从生产标准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在协会这片沃土上,“户带户、组帮组”的互助之苗茁壮生长,老把式挽起新手,共享灌溉设施和采购渠道,合力闯市场;“西红柿议事会”定期开锣,技术优化、市场攻略,凡建议皆可提、遇难事当场议。昔日“旁观者”纷纷挽袖争当“主人公”。
邻里争吵的杂音在番茄地里悄然消散,“抱团求发展”的共识愈发如钢似铁——农户议事厅先后化解纠纷20余起,“有事齐商议,困局共突围”的和风劲吹果园。
互助共进筑和谐利惠同享民安康
汴河村深谙产业反哺之道的温度。从红宝石般的番茄换来的集体收益中切出蛋糕,源源不断注入道路疏通、农田灌溉、渠系改造等民生工程——产业红利的雨露最终浇灌了全村人的福祉园圃。
从乡间的果棚到城市的餐桌,“蔬香汴河”的品牌声名远播,催发“线上热卖+线下采摘”的双轮滚滚疾驰,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村民腰包丰实了,脸上有光,心头豁亮,邻里互助蔚然成风。实打实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信访量应声直降3成。昔日因钱袋不鼓而起的缝隙被西红柿的甜美汁液悄然填满、黏合。
钢架大棚映日生辉,饱满的果实宛如汴河儿女梦想的凝结。从一枚西红柿的个体生命轨迹出发,汴河村以治理之智为其赋能,让农户增收、社会和谐两条藤蔓得以枝繁叶茂地向上生长。乡村振兴图景中,“蔬香汴河”这一鲜活的印记,为更多乡土“探路者”揭示了产业治村密码。当富足与和美不再是各自独行的路径,而是同根共生的血脉,产业与治理双桨齐飞,乡村方能在时代长河中扬帆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