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8月20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期,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质效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2025年底前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2026年底前全省行政检查事项整合率、计划内联合检查实施率、经营主体满意度分别达到70%、80%、90%;2027年底前形成成熟完善的“综合查一次”制度体系。
据安徽省司法厅厅长罗建华介绍,2024年12月底,安徽省司法厅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指导芜湖市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检查事项整合率为69.57%,检查企业次数较改革前减少约60%。
在总结芜湖试点经验和借鉴外省市特色做法基础上,省司法厅研究吸纳16个市政府和51家省有关单位意见,专门听取基层一线执法人员、民营企业家、行业协会商会的建议,牵头起草了《实施意见》。7月1日,《实施意见》印发实施。
《实施意见》主要从“谁能查”、“查什么”、“怎么查”三个维度,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行政检查体系,切实为涉企行政检查“立规矩”。
在“谁能查”方面,采取清单化管理、动态化调整的方式,依法向社会公布联合检查主体资格、检查依据、实施范围等内容,做到“清单之外无检查”。
在“查什么”方面,全面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以监管对象为联结点,按照“能合尽合、应减尽减”原则,统筹确定联合检查事项,整合归并部门内、部门间及层级间的检查计划,协商完善边界模糊、执行弹性大的检查标准,确保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在“怎么查”方面,以行政执法监管数字化转型为支撑,按照“一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模式,全面推行扫码入企,积极推广无感检查,以及多部门“一表通查”、简单事项“委托查”等举措,严控入企检查频次、时间和人数,最大程度减轻经营主体迎检负担。
今年以来,安徽以行政执法权力事项为基础,以监管对象为联结点,按照“能合尽合、应减尽减、当严必严”原则,梳理整合联合检查场景。省本级目前已梳理发布两批联查事项清单,将36个行政执法部门的416项行政检查事项整合为75个联查场景,整合率超80%,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
安徽把行政执法监管的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按照“省级统建、全省共用、全域融合”目标,目前正有序推进全省行政检查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搭建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行政执法信息“五库三单”,目前已收录行政检查事项和依据2.29万项、检查计划1.22万件、联合检查事项4785项。同时,依托“安徽码”平台开发“行政检查码”,经营主体可通过“扫码”清楚知道谁来查、查什么、结果怎么样,实现“发起任务—亮码检查—评价反馈—督促整改”闭环运行。(记者 汪乔 许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