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需要一批新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联系多家企业未果,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霆动力)与其对接后,通过柔性产线加速产能提升,实现保供目标,赢得上汽通用五菱信赖。近年来,华霆动力深耕电动汽车定制电池赛道,以科技创新助力安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2024年安徽省制造业百强企业”“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企业”等荣誉。
柔性化生产成核心竞争力
走进肥西县经开区的华霆动力生产车间,4条年产能16GWh的模组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在自动化产线上精准组装,AGV机器人穿梭搬运物料,呈现出智能化生产的繁忙景象。
作为成立于2010年的独立第三方电池包(PACK)企业,华霆动力专注于电动汽车定制电池系统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及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方案。公司与电动汽车整车厂、电芯制造商建立深度合作,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柔性化生产:产线设备自主设计开发,可根据客户需求快速适配不同型号产品,及时响应市场变化。
据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谢睿文介绍,截至目前,华霆动力已为约60家整车厂设计动力电池系统,与约20家电芯制造商保持业务合作,累计为中国超过2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支持。
持续开展技术攻关
在华霆动力,记者了解到,不同的电池包含有不同数量的电芯。“我们的蜂窝电池系统具备零热扩散、高效成组、全天候可用三大核心优势,拥有国内首个产业化级高比能三元电池零热失控安全技术。”公司总裁王扬表示,新一代蜂窝电池技术历经十年迭代研发与上万次电芯爆炸实验,实现了即使电芯单体爆炸,也不会引发电池包和整车发生起火、爆炸及热失控的安全能级。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深度实践。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平台,在机械结构、热管理、自动化生产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目前,华霆动力已获得971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6项,以知识产权驱动产品质量升级与产业变革。
以高质量服务开拓市场
除了现有技术迭代,华霆动力正以智能制造与新材料技术为双引擎,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在生产端,企业通过设备互联,将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装备应用于各基地产线,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确保柔性产线的效率与品质。
面对客户对电池安全性、差异化的更高要求,公司将目光投向钠离子电池领域。“与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王扬透露,企业在持续关注该技术进展。
“扎根安徽,华霆动力充分利用当地高校资源与产学研优势赋能发展。”王扬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科技攻关,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供应链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高品质服务开拓市场,为合肥乃至安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记者 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