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古碑镇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宋承志、宋文、宋维栻等8位开国将军。改革开放以来,古碑籍从商人员遍布全国各地,镇内非公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古碑镇商会成立于2019年1月。为支持商会发展,镇党委、政府将占地4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原国土所办公楼协调给商会使用。现商会会员企业发展到83家,会员百余人。
商会成立之初,就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作为立身之本。2019年10月商会组建了党支部。支部现有党员10人,发展对象2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支部成立后,充分利用红色教育提升党员思想境界。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葛藤山公安烈士墓等红色景点参观学习;到镇内查儿岭红军墓祭扫;组队参加镇庆祝建党百年唱红歌活动,让红色基因沁入党员、会员血脉。用示范创争促进党员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及“五星党员”创评等活动,党员们立足岗位比奉献、当先锋。党支部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染了会员中组织关系不在商会支部的党员,23位同志主动向支部亮身份,作为支部的流动党员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商会支部组织生活,商会成了全镇企业家们的红色家园。
在镇党委政府牵头下,支部动员商会骨干参与,分别与司马村、七邻村、响塘村、余岭村和宋河村等签订“万企兴万村”协议。企业为村级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联系村为企业提供资源、空间、劳动力等要素,实现了村企共兴,共建共赢,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
把资金技术“引进来”,让农产品及文旅“走出去”。
商会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工作,通过努力,成功引入客商来镇投资创办新联合众智能电子公司和荷苑民宿等一批项目,投资额三千余万元。组建“金寨福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15个村创福公司签订农特产品销售合作协议。注册成立以销售本地农特产品为主的“古碑土特产综合自选中心”、“古碑电商直播中心”,开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宣传号,线上线下宣传和销售农特产品、推介本地文旅资源。同时,组合古6、古8等具有古碑特色的农产品大礼包,鼓励商会会员办理会员卡,通过认购、团购等方式购买。截至目前商会共销售农特产品500余万元,宣传本地文旅点击量1300万余次。
把致富产业“做起来”,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副会长汪俊是金寨在外创业者协会浙江分会党委书记,2020年初返乡担任余岭村第一书记,他投资170万元,创立安徽锦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茶园300亩,建立生态茶园,现年产有机干茶1万余斤,周边400余户茶农年均增收2500元左右,帮助60余位村民实现就地务工。
安徽晨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为发动农户种植油茶,无偿发放优质油茶苗木,提供长期生产技术及服务指导,保护价收购油茶籽,帮助农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公司自身也发展壮大,获有机食品认证及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商会名誉会长黄守兴的安徽正和建设集团公司中,300多人的施工队伍里70%都是家乡子弟,他们通过务工年收入达8万元到15万元。
党员会员胡家挚在宋河村种植黄金200亩石菖蒲10亩、吴芳友在查坪建立油茶基地1500亩、宋业松在南畈村种植有机茶园50亩、养殖茶香猪30头;会员詹伟在宋河村创办有机茶厂、张传兴在宋河村发展山核桃100亩、黄金50亩,一大批会员领头创业、带头示范,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的发展。
把社会责任“扛起来”,让乡村温度“升起来”。
每逢秋种时节,由于部分农户劳动力外出,加之缺少耕牛,商会党支部牵头成立“古碑商会秋种突击队”,无偿投入挖掘机、旋耕机、碎草还田机、割草机等设备,保秋种,促增收。商会每年都筹集资金物资到敬老院及致贫人口家庭进行慰问,资助中高考优秀学子,向留守儿童捐赠“邮爱同行”报刊书籍,奖励中小学优秀教师,同时还开展捐资建校、援建农民文化广场等活动,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近500万元。
古碑商会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20年以来,商会分别被县政府授予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县工商联授予“四好商会”,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共产党员、商会常务副会长汪俊当选为六安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共产党员、副会长吴芳友当选为金寨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常务副会长詹政铎、会员詹伟当选为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袁兴启 江琳琳 全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