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会建设,强化党建工作引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激发商会内生动力,完善商会职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县非公企业健康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陵县现有8家基层镇级商会,组建率达100%,2023年9月底全部完成注册登记工作。现有异地南陵商会4家,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南陵商会、南陵北京经济发展促进会、南陵合肥经济文化促进会。南陵异地商会1家,南陵县浙江商会。行业商会1家,南陵县水运商会。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商会发展。一是着力打造南陵非公党建品牌。成立上海、南京、北京、合肥4个异地商会(促进会)党支部,南陵县浙江商会党支部已经成立,南陵县水运商会党组织即将成立。中共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支部获评市“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陵北京经济发展促进会党支部、南京市南陵商会支部获评县“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二是稳步推进商会改革发展。按照《安徽省商会条例》和省、市关于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商会会长人选任前综合评价和会长、监事长、秘书长人选任前考察制度。严格执行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选举,工商联党组审批人事制度。培育高素质的商会专业化管理队伍,扎实推进“四好”商会建设。三是创新方式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民服务、典型引领和商会建设中,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创办南陵县企业家营地,教育引导商会负责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二)围绕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聚焦“双招双引”,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健全“双招双引”顶格对接工作机制,打造市县联动、商会互动、企业联动的工作模式,加大与异地商会合作力度,召开异地商会恳谈会,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商会作为南陵对外宣传的窗口、交流合作的平台、投资促进的前哨阵地作用。特别是近2年来,在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南陵举办南陵招商引资推介会,进一步打响南陵美誉度。古麒、钱林、舜富、好得利等异地商会企业家回陵投资企业成为我县“一首四新”新兴产业体系领军企业。南陵水运商会新引入11家企业。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南陵县荣获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集体。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会等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截至2023年10月底,共组织135家民营企业参与到行动中来,对124个村实施兴村项目209个,投资总额110726.04万元,实际到位98212.2万元;共确认“万企兴万村”实验项目县级10个,推荐市级示范项目6个,省级示范项目1个。三是聚焦党建引领,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南陵县浙江商会会员企业芜湖安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获评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南陵北京经济发展促进会建立南陵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向全县8个镇采购农副产品达16万元,南陵县浙江商会与4个镇签订40万元助农消费协议,助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三)践行同心思想,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入开展援疆行动,南陵合肥经济文化促进会购买新疆皮山县滞销农产品34000元。扎实推进县域结对帮扶,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向灵璧县捐赠帮扶资金14万元。一是广泛参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县民营企业、商会全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捐赠防疫物资达530余万元。2022年4月通过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平台,一周内将县委县政府免费提供的生活物资配送到我县2050名南陵籍在沪困难人员手中。12月,上海、北京等异地商会多方筹措、购买紧缺药品。二是同心戮力抗洪救灾。2020年汛情关键时期,南陵北京经济发展促进会、南京市南陵商会、苏州市芜湖商会等一时间捐赠防汛紧缺的帐篷、油布、医药防护品等物资。三是积极开展“光彩助学”。南陵北京经济发展促进会、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南陵合肥经济文化促进会捐款助学5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50余人次。南陵在沪经济文化促进会关心关爱留守人员,先后3次参与组织“接您回家”温暖行动,免费接回南陵在沪贫困户、留守儿童家庭等务工人员500余人。北京南陵经济发展促进会连续5年对南陵县考取北京的90余名大学新生开展爱心接站活动,让家乡学子在异地感受家的温暖。
(四)夯实基础基层,实现乡镇商会全覆盖。自今年7月以来,全力推动乡镇商会登记注册工作。9月底实现8个镇商会全部完成登记注册。一是组织保障强力度。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乡镇商会登记注册工作,县分管领导出席乡镇商会建设工作推进会,就商会登记注册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统战部、县民政局、县工商联、各镇为成员单位的工作专班,凝聚各方合力推进乡镇商会登记注册工作。二是交流学习提速度。组织各镇统战委员,赴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市富春区、湾址区湾沚镇、繁昌区荻港镇,开展镇街商会建设考察活动,实地学习先进地区乡镇商会建设宝贵经验。组织开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专题学习,提升乡镇干部登记注册业务水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深入各镇全程指导商会注册筹备成立工作,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推动乡镇商会登记管理建设工作进程。三是“保姆”服务增温度。县工商联与各镇建立联动机制。县民政局开辟“绿色通道”,精心绘制商会登记注册流程图,明确办理流程及各环节所需材料清单,在关键环节做好及时提醒和沟通协调服务,实现商会登记注册“一次办好”。
三、存在问题
(一)“一首四新”行业协会有待培育。目前我县“一首四新”新兴产业领域行业协会都未成立,行业协会发展难以适应南陵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要紧扣“一首四新”产业,支持培育成立行业协会(如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局、电子电器信息---经信局)等,切实发挥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乡镇商会建设仍需持续发力。目前各镇商会均登记注册,但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镇商会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亟待加强。许镇、弋江、籍山商会召开成立大会。许镇镇党委政府在场地、人员、资金方面大力支持其商会发展,已率先完成商会实体化运行。弋江镇党委政府注重建强商会班子队伍,注重把德高望重、影响力大、有经济实力、有干事热情、有奉献精神的人员选入商会领导班子。籍山镇商会在积极吸收一批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信息等“一首四新”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媒体、新生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入会的同时,注重吸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行业商协会入会,会员涵盖制造业、运输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各行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广泛性。三里、何湾、工山、家发、烟墩规上企业少,民营经济整体呈现小、弱、散的发展现状,基础较为薄弱,在商会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会员行业单一,多数是小微企业、个体户,规模小、资金少。
(三)异地商会作用发挥有待加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异地商会作用,异地商会在招商引资、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及公益捐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助力“双招双引”工作中,异地商会人脉、资金、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利用,以会招商、亲情招商的平台作用发挥不够,还存在招商信息不多、落地项目偏少、联系不紧、激励不够等情况。
四、工作建议
(一)加快“一首四新”行业协会成立。县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快推动在“一首四新”新兴产业领域组建行业协会,助推我县“一首四新”产业加速发展。县相关相关部门在制定涉及行业、产业利益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及发展规划,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要提前征求相关协会意见。通过行业商协会聚焦企业协同发展,不断增强行业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促进本地企业配套协作,共同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行业技术提升,做强产业链;聚焦投资促进,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协助招引强链补链项目,健全产业链;聚焦市场拓展,组织、协调、举办行业展销会,扩大产业品牌的影响力,拓展产业链。
(二)大力支持乡镇商会建设。镇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商会发展力度,提供人员、资金、场地等方面支持,促进商会在党的统战工作和经济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对籍山、弋江、许镇等条件较好的乡镇商会要促进其“强筋健体”、做优做强,让乡镇商会成为凝聚乡贤力量的“主阵地”。广泛摸排挖掘在外乡贤资源,搭建乡贤回乡交流舞台,全力推动徽商回归与双招双引、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激发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就业热情,为各镇发展汇聚更多人心力量。二是对三里、何湾、工山、家发、烟墩等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的乡镇商会要“扶上马,送一程”,镇党委、政府要为商会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场地支持,积极解决商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通过建立党组织或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联络)员的方式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三)进一步发挥异地商会作用。不断完善走访联系、信息交流、服务保障、作用发挥等工作机制,依托在外南陵商会平台建立南中校友会、南陵人才招引工作站或在外人才联络站,通过召开“双招双引”推介会、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积极整合南陵在外经济、教育、医疗、科技、军政等方面人才的资金、技术、人脉资源,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