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一粒良种只为粮丰民富——访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超

2023-03-30 11:45 信息来源:工商导报 发布人: 字号:
  “这个种子不光是高产,严格来说还稳产,特别是今年,我们的小麦80%都是一类苗,长势很好,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3月16日,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超对记者说。其创办的柳丰种业公司,2019年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成为皖北地区大型专业种子企业之一。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淮北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涉足种业艰难起步

  “多年前,看到家乡大田地里小麦低产,有的麦子生病枯黄、变黑,亩产才两三百斤,碰到灾年都颗粒无收。”回想起创业的初心,土生土长于淮北平原濉溪农村的刘超说。正是怀着要选育出好品种、同样的土地要高产粮食的念头,2001年,有大专学历的他决定放弃自己开设的榨油厂,转行在濉溪县百善镇创办了种业公司,建立了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育种基地,进行选育、繁育和推广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品种。

  小麦育种具有时间长、难度大、需要经费充足等特点,周围很多人当初认为刘超不可能做起来。“果不其然”,公司当年从河南进了一批麦种,由于该麦种区域性种植不适应,麦种卖给当地村民后产量降低,刘超赔尽了所有家底。“当时为了筹补偿款,老母亲冒雪去给我借钱。”谈及创业伊始的艰辛,刘超说。面对挫折,他决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良种,这个想法虽然在当时看来是异想天开,但家人还是选择无条件地支持他。

  而后,刘超倾力把钱投到科研创新上,哪里有科研育种的老师,他千方百计地去学习请教:赵太宇是当地一名痴迷良种繁育的80后农技员,2010年,刘超请其来担任濉溪柳丰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赵来公司后把柳丰种业80亩试验田当成家,一门心思扑在了培育小麦良种上……。

  就这样,一粒麦、一群人,80亩的试验田,麦子收了一茬又一茬,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淘汰,付出终有回报:2017年,柳丰种业公司研发的小麦新品种“柳麦618”通过了省级审定,因为具有抗倒、耐旱、高产等特点,受到了种粮大户们的青睐,不仅在省内沿淮地区推广播种,还销往河南、江苏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200余万亩。

  坚守初心科技强农

  正是凭着对种子繁育的执着劲头,近年来,刘超带领团队接连选育出了200多个小麦、大豆和玉米优质品系,其中自主选育的柳麦618、柳麦716等5个小麦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柳麦1258、柳麦1185等4个品种进入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6年,公司“柳孜湖”商标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安徽省着名商标”。公司在发展种业的同时,积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建立了稳定的良繁基地5万余亩。

  家住百善镇道口村的赵宗大是当地的种粮大户,5年前加入了柳丰良种繁育合作社,流转200余亩耕地,现一季亩产小麦达1400多斤。2022年夏,在濉溪铁佛镇古城村种粮大户王矿里的小麦新品种“柳麦618”种植田里,淮北市和濉溪县农技专家组织实收测产,亩产达1720.8斤!

  前行路上,刘超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及原(良)种农场合作,组建了产业创新团队,设立安徽省作物学会专家工作站;在海南三亚市南滨农场建立了南繁育种基地。现如今,公司年产销售小麦、大豆、玉米良种2000余万公斤,年营业额近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事业有成义爱并举

  在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刘超富而有义不忘乡邻,如今,道口村依托柳丰种业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4800余亩,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户”模式,发展良种繁育种植等,不仅带动了像赵宗大这样的本村种粮户增收致富,还辐射到周边村镇。

  富而有爱。家住道口村的李秀平,双腿残疾,只能“挪”着走路,丈夫长期患病,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在享受基本的政府帮扶政策外,刘超帮她在自家办了小超市,并为其申请了在附近的柳孜文化园景区的摊位,让她足不出户就可以挣钱养家。

  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刘超于今年1月当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道口村也因此荣获“淮北市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等荣誉。

  “下一步将加大院企合作,推动科技研发,育出突破性的大品种,特别是小麦、大豆这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刘超说道。( 本报记者 方好)